禅学的黄金时代 epub

禅学的黄金时代
分类标签:
内容简介:
禅学的黄金时代 作者:吴经熊,吴怡
前言
译者前言
邢先生深通禅学,
其推崇如此,
相信读过本书的朋友们,
也都会产生同样的共鸣。
不过甘泉虽好,
还须自己亲尝。
唯有真人才能识真人,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人。
禅是不能谈的,这是禅的教条之一。历代的祖师们都主张“言语道断”,要一开口就打,因此德山禅师宣布说:
“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
但禅又是不能不谈的,这也是禅的一个特质。历代的祖师们都在苦口婆心地谈,正如云门禅师感慨地说:“莫道今日谩诸人好,抑不得已向诸人前作一场狼藉,忽遇明眼人见,谓之一场笑具,如今亦不能避得也。”因此在这里颇令人进退为难,谈禅则不是,不谈也不是。那么究竟怎样办呢?最安全的也许是:该谈的时候谈,不该谈的时候不谈。话说得投机,千句嫌少,否则,半句也多。例如六祖慧能的《坛经》,石头禅师的《参同契》,尽管写了那么多文字,却令人觉得句句真切,毫不嫌多。相反的,某和尚只说了“若论正因,一字也无”几个字,却被隔壁的老和尚讥为:“好一釜羹,被一颗鼠矢污却。”
然而要怎样才能句句投机呢?其实要想去投机,早已错过了机。禅本无定法,当然不会有一套谈禅的艺术公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禅师的谈话技巧,却是最高的艺术。世界上任何一位演说家,也比不过禅师们那样善于说法。事实上,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奥秘,否则便不是禅了。孔子曾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也曾说过:“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是说只要你自心达到了那个境界,自然你的所作所为都能恰到好处。否则,即使用尽心机,也只是东施效颦而已。因此必须自己是真人之后,你所领会的才是真知。这时,无论谈也好,不谈也好,都是货真价实的禅。
本书的作者,吴师德生博士,可说完全符合了前面两句话,他已达不逾矩之年,而且也是一位真人。不过笔者这里所谓真人,并没有包含任何玄味,只是如禅宗所谓真正能披露自己的人。譬如说,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然而又衷心地喜爱禅理。这两者对他来说毫不矛盾,因为他已超越了两者的樊篱。这并不是说他离经叛道,抹杀了上帝或佛,而是说他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他的喜爱是真正从自心中流出的。
在本书中,他曾描写六祖的《坛经》说:“《坛经》并不是一本绞尽脑汁的学究之作,而是出自一位真人的肺腑之言,其中的每一字一句,都像活泉中所喷出的泉水一样,凡是尝过的人,都会立刻感觉到它的清新入骨,都会衷心地体认到它是从佛性中流出的。”其实用这段话来描写本书,也是非常得体的,因为笔者翻译本书,能在短短两个月内,一气呵成,可见原文的深入浅出,炉火纯青。当然译稿中不免有许多与原文有出入的地方,但吴博士却笑笑说:
“就依照你自己的文笔来译吧!译稿唯有能文如其人地像译者自己,才是真正地忠于原文。”
这话又是何等的深刻,何等的气度啊!
在脱稿时,吴博士曾嘱笔者写一篇导言附于书中,但笔者深感“游夏不能措一词”!这一釜大好的羹汤,岂容笔者投下鼠矢!因此特地引证邢光祖先生在《禅与诗画》文中的一段赞评:
“吴先生所著英文的《禅学的黄金时代》一书,据管见所及,也许是台湾学术界出版的第一册好书,同时也是吴先生所著诸书中对中国学术最大贡献的一本,笔者敢于预料该书将成为禅学的代表作。吴先生是中国的铃木大拙,该书广征博引,辟析入微,并能融和各家,包罗万象,非深下工夫,不能有此成就。吴先生在该书内非仅以诗论禅,抑且文笔有诗之美,尤为难得,其中甚多系铃木大拙所未能抉发者。”(《华冈佛学学报·禅与诗画》)
邢先生深通禅学,其推崇如此,相信读过本书的朋友们,也都会产生同样的共鸣。不过甘泉虽好,还须自己亲尝。唯有真人才能识真人,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人。笔者只是一个多嘴的媒婆,如果再说下去,明眼的真人们就会请笔者吃棒喝了。
禅学的黄金时代(1):禅的起源时间:2009-09-27来源:未知 作者:佛缘总编辑 点击:289次禅学,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它们的起源,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因此禅的开展,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这时听众们面面相睹,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的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的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实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因此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你也许以为这故事太美了,可能不是真的;而我却认为正因为它太美了,不可能是假的。禅的生命并不依靠历史的事实。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故事,显然他已把握住禅的精神——因花微笑,由笑花开。
迦叶,据说是印度禅的初祖,在他以后传了二十七代,至达摩是第二十八祖,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自达摩来到中国后,便成了中国禅的初祖。所以达摩在禅宗史上,可说是沟通中印思想的一座桥梁。
印度禅的这二十八祖的法统据考证是后人捏造的(译才按,胡适博士在荷泽大师神会传中曾有考证),在梵文中也没有印度禅宗法统的记载。禅宗的这个“禅”字本来是从梵文“禅那”的音译变来的,但其间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禅?”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是指一种有层次的冥想,而“禅”以中国祖师所了解的,那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一种参证。他们一再的提醒学生,冥想和思索,都会失去了禅的精神。
胡适博士曾发挥说:
“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的一种革命。”
也许这不是一种有目的的革命,而是自然的转变,但无论是革命或是转变,“禅”不则于“禅那”却是事实。铃木大拙博士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证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像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救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以笔者的看法,禅宗的形成最早是受到大乘佛学的推动,否则单靠老庄等道家思想的复兴,实不足以构成禅宗那种生龙活虎般的精神。不过说起来好像是矛盾的,由于大乘佛学的推动使老庄的透彻见解,在禅的方式上获得了复兴和发展。汤姆士默灯(Thomas Merton)先生曾极有见地的说:“唐代的禅师才是真正继承了庄子思想影响的人。”
我们也可以说,禅师们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庄的见地一致的,道德经的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至于禅和庄子的关系,铃木大拙博士分析得非常清楚,他说:“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
如果这种说法不错,那么庄子的根本精神是禅的核心。唯一的不同,是庄子仍然停留在纯粹的悟力中,而禅则发展为一种导致开悟的训练;这种训练也是今天日本禅的特殊贡献。
因此懂得庄子心斋,坐忘,朝彻的境界后,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禅的本质,下面笔才将分别予以说明。
①心斋:
“心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和颜回的一段对话,据说颜回有一次要到卫国去游说,孔子浇了他一盆冷水,认为他一身的功夫还没有做到纯一不乱的境界,如果冒然去谏,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是颜回便向孔子请教方法,孔子告诉他要“心斋”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心。”
相似作品:
禅学的黄金时代.epub
非非想分享 / 2019-01-16 / 1.43 MB
下载
32bdf36306c05cce60a238f2343e3c4c.zip
5km分享 / 2015-04-28 /
全本《禅学的黄金时代》txt全集下载,作者:吴经熊,吴怡,iamtxt小说网-免费txt电子书下载网整理分享
下载
1、有《禅学的黄金时代》的不同格式/不同版本 点这里添加更新
2、本书为网友分享,可能出现各种错误,点这里报错 我们会尽快修复
3、若无特别说明,同一本书的多个格式内容一样,根据需要下载一个即可。
4、如何阅读不同格式的电子书
5、kindle推送只支持mobi/txt/pdf格式
  iphone/ipad系统默认safari浏览器下载功能残废,只能下载epub/pdf,点击“下载” > 等待 > “用ibooks打开”;其他格式需安装QQ、UC等浏览器等下载
吴经熊,吴怡作品集:
关注我们:长按保存二维码


Copyright ©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 iamtxt电子书下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