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

mengzi86 2021-05-10创建 2025-04-22更新
其他社科类
  • 01 秩序的理由 作者:赵汀阳2025-04-22 14:19添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哲学家赵汀阳探讨政治哲学及伦理学议题的一部力作。不同于大多数讨论相关话题的书,赵汀阳在本书中回到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存在论源头,反思二者的可能性,而不是为任何价值观或规范性作辩护。赵汀阳对生活的发问总是直达本质,能够给出极富原创性的思考,对当代哲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针对当代讨论不断远离超越性的问题、淡化自身精神性的现象,赵汀阳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与反思。他将现代政治学和伦理学的症候

  • 02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 作者:[韩]张庆燮2025-03-03 09:58添加

    内容简介:
    现代韩国社会呈现着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压缩”:几十年的爆发式经济增长使韩国缩短了社会转型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韩国大城市几乎成为复制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场所。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部,各种元素在韩国社会激烈碰撞。

    在这个压缩社会之下,韩国仍在强化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秩序。教育政策、女性劳动、财阀家族……家庭关系和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变化。韩国的家庭主义促成了各种发展目标的实现,但与此同时,也让

  • 03 中国与达尔文 作者:[美]浦嘉珉2024-12-19 10:14添加

    内容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却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化论是最先对中国人造成的冲击的重要的西方学说之一。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获得真正立足之前,它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主义”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的政治思想和人生哲学。

    美国学者浦嘉珉的这部著作详尽研究了达尔文文学说在中国传播、接受及其影响。作者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评价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达尔文学说的“正读”与“误读”,

  • 04 美国困局:新右翼的兴起与挑战 作者:强舸2024-12-05 11:03添加

    内容简介:
    2016年,以特朗普在美国大选异军突起为标志,“新右翼”在大多数欧美主要国家同时崛起。美国共和党已系统性地 “新右翼化”,“新右翼”已成为左右美国政局变动的变量之一。“新右翼”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什么“新右翼”运动会在美欧兴起?其将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深远改变?

    本书从美国内政视角出发,以2016年以来美国政坛巨变为线索,阐释“新右翼”的崛起,研究“新右翼”的起源、诉求和目标,探讨其背后美国变局

  • 05 中华帝国的法律 作者:[美]卜德,[美]克拉伦斯·莫里斯2024-11-26 15:08添加

    内容简介:
    《中华帝国的法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克拉伦斯·莫里斯和汉学家卜德于1973年合著的中国法律史经典著作,出版以来已成为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法律、社会的必读书。

    本书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的《中国法律思想》课程讲义为基础扩充而成,主要以清朝的法律为研究对象。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从《刑案汇览》里挑选了190个典型案例进行具体评析;第三部分分

  • 06 社会学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2024-11-12 16:15添加

    内容简介: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

  • 07 权力与进步 作者:戴伦·艾塞默鲁,赛门·强森2024-10-22 17:00添加

    内容简介:
    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力作,
    关心AI时代人类命运的必读书目。
    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横跨千年的旅程,重新检视科技变革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利与弊,探索如何创造一个兼顾进步与平等的未来。作者大声疾呼:科技进步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共蒙其利,今日我们所共享的繁荣生活,其实是前人积极争取的结果。我们如果继续对科技抱持盲目乐观的态度,听任少数人透过侵害多数人权益而致富,终将侵蚀得来不易的自由、民主与生活

  • 08 我深愛的國家 作者:伊蓮娜·科斯秋琴2024-07-01 08:50添加

    内容简介:
    ★ CNN、《時代雜誌》、《大誌雜誌》、《紐約時報》、《紐約客》最受矚目選書
      ★ 諾貝爾文學獎、和平獎得主齊聲推薦:看見俄羅斯的真相之書

      從有記憶以來,伊蓮娜就愛著自己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但她的愛與官方倡導的不同,不是普丁與俄國政府所帶來的死亡、噤聲與謊言,而是看見所愛之物最真實的模樣。愛一個國家,就得把光照進國家最黑暗的角落。

      過去十七年來,伊蓮娜見證了普丁統治下的俄羅斯

  • 09 罪孽的报应 作者:伊恩·布鲁玛2024-04-16 17:07添加

    内容简介: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的《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是一部政治性的游历思考记录,就像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和《新大陆游记》或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V. S. Naipaul)的一些游历作品,可以称其为“政治游记”(political travelogue)。梁启超第一次到他不熟悉的欧美进行考察,他是带着中国问题去寻找对强国智民有用的经验,从一开始就是很明确的。然而,布鲁玛却不是

  • 10 革命萬歲 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邦2024-04-07 09:35添加

    内容简介:
    歐洲具有悠久傳統的各種運動和制度,為何在拉丁美洲失敗得如此徹底?
    「拉丁美洲是歷史變革的實驗室,其存在就是為了顛覆傳統公認的真理」──霍布斯邦

    霍布斯邦最後出版遺作・一位左派歷史學家對拉丁美洲長達40年的觀察、關注,與熱情!

      1959年,卡斯楚在古巴的勝利,讓歐洲和美國的知識分子開始對拉丁美洲著迷。1960年,霍布斯邦首次造訪這個地區便深受其吸引,「因為社會革命的岩漿顯然正在

  • 11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作者:罗志田2024-03-29 17:01添加

    内容简介:
    中国士人在西潮荡击之下被迫做出反应的进程是近代几个不可回避的重大主题之一,而中西之间的文化竞争又是中外矛盾的关键。

    西方在文化竞争方面是有备而来,中方则是在竞争过程中才逐步认识到时人所称的“学战”的重要,故在不知不觉中被西方改变了思想方式。中国士人沿着“西学为用”的方向走上了“中学不能为体”的不归路。文化立足点的失落造成中国人心态的剧变,从自认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到承认中国文化野蛮,退居世界文化

  • 12 西方现代思想史 作者:罗兰·斯特龙伯格2024-03-28 09:55添加

    内容简介:
    本书中文版是由作者本人授权的唯一完整版本,是威斯康星·密尔沃基大学资深教授罗兰·斯特隆伯格的扛鼎力作。本书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风行欧美大学,90年代新版问世,续写流行神话。斯特龙伯格教授以高屋建瓯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近500年来西方思想的全景画卷。

  • 13 哈佛中国哲学课 作者:迈克尔2024-03-28 09:55添加

    内容简介:


  • 14 县乡的孩子们 作者:杨华,雷望红,等2024-03-19 14:15添加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面揭示县域教育运行状况、聚焦县乡 学子困境与前途的调查研究著作。 作者们通过对县 乡学校、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及基层社会的全方位调 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学校的运转、教师的想法、家 长的诉求、学生的心态、政策的执行等教育一线状 况,探寻县域教育的现状、问题、前途。

    书中重点探讨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 比如超级中学、县中衰落、分班管理、校长治校、学 生沉迷游戏、校园欺凌、非教学任

  • 15 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失敗 作者:派翠克·迪寧2024-03-19 14:15添加

    内容简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
    「我雖然不同意本書的許多結論,但卻得同意它指出了自由民主國家的弊病。」
    挑戰政治秩序的理論框架,打破自由主義的基本預設
    難以用「進步」與「保守」定義的顛覆讀本
    會讓「左派」跟「右派」都跳腳的基進批判作品
    不管是左傾的進步自由主義,還是右傾的古典自由主義
    他們是當代問題的罪魁禍首,該攜手退場的難兄難弟
      
      自由主義,當代影響最深遠的政治理論與意識形態,在法西

  • 16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 作者:郭建龙2024-02-29 08:57添加

    内容简介: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55天、70个城市、百余处文化遗址,20000多公里,这是“历史文化行者”郭建龙的一场印度5000年文明历史的狂野之旅。

    55天的旅程,涵盖了印度全境。在这儿,郭建龙遇到了无数旅游者和印度人: 工程师、教授,也有士兵、民工、流浪汉,与他们一起睡过车站,吃过饭,说笑过、开心过、打闹过,在城市和乡野的各色风景之间穿梭。他一边重温印度伟大的历史文化,一边切实体会着印度

  • 17 比较的幽灵 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24-02-19 08:57添加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形成民族主义的各种力量,考察各个东南亚国家具体的民族主义表现并加以比较,最后提出为在冷战后遭受冷遇的民族主义正名,对东南亚、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有深刻的洞见。

    “人文与社会译丛”秉承“激活思想,传承学术”之宗旨,以精良的选目,可靠的译文,赢得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认可与好评,被认为是当今“最好的社科丛书之一”。

  • 18 性的正義 作者:阿米亞·斯里尼瓦2023-12-19 13:08添加

    内容简介:
    已授權英、美、荷、德、義、挪、葡、巴、西、瑞、俄、韓、泰,13國語言
      《星期日泰晤士報》非文學暢銷榜

      22歲男大生艾略特.羅傑,在宿舍持刀殺害三名華裔男室友後,
      再開車前往姊妹會,在屋外槍殺三名女性,
      之後沿路隨機掃射,造成14人受傷,一人死亡,最後他飲彈自盡。
      他在預先上傳的YouTube影片中說:這是他──非自願守貞者──的復仇。

      為什麼要復仇?

关注我们:长按保存二维码


Copyright © 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 · iamtxt电子书下载网